据媒体报道,继国资委出台了央企境内外投资负面清单后,包括江苏、浙江、深圳、重庆等多个地方省市都纷纷开始制定相关细则,根据地方国资特点,建立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出台专门的投资经营责任、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办法,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一问题从未离开过公众的视野。去年以来,以混合所有制为主导的国企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随之而来的国资流失案件也不时敲响了警钟。从既往实践来看,国资流失的高发期恰恰是在国有资产重组、上市等期间,特别是企业进行并购、采购等重大项目和决策时,其背后很容易暗藏腐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必然会大量涉及国有资产重组、退出和调整等,而产权流动机制不健全、不透明和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则难免会在推进国企改革过程中出现“灰色地带”。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产权流转是否程序规范及定价合理、是否进行市场化评估和透明操作,特别是要防止出现国资贱卖、暗箱操作等现象,应成为监管的重点。因此,监管加码,对症下药,堵塞漏洞,严格责任追究,无疑是保障国企改革顺利进行,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一环。
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果这一条做不好,其他改革也难以取得预期成效,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根本保障。笔者注意到,目前各地政府及国资委都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监管方式,制定相关细则,给国企改革设置新的“防火墙”。期待各地以此番监管加码为契机,不放空炮,不留死角,严格执行,进而在防止国资流失的基础上为国企改革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商网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
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