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24-04-26
持续深化与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性任务,但2024年无疑步入了一个关键期。
高质量发展一词首次正式出现于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为主体以及最基本的投入产出单元,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而国资国企更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此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2023年6月,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这是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的又一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部署,可理解为国资国企改革的“新三年行动方案”。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
一、国资国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涵
促成国资国企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目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包含如下五个要点:一是其市场竞争力卓越、经营效益良好、财务安全可持续;二是其公司治理完善高效;三是其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强大的创新能力;四是其员工对企业有归宿感、富有团队协作和进取精神;五是其与自然和社会关系友好、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国资国企一定正行走在通往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路上。2022 年 2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并要求提升国企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基于此,所谓世界一流企业指的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四个特质的企业。其中,产品卓越和品牌卓著代表企业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经营效益良好且可持续的直接保证;而治理现代和创新领先则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或条件,是企业获取强大市场竞争力从而经营效益良好且可持续的深层次根本性保证。
相较于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四个企业自身的特质,与自然和社会关系友好是企业经营效益良好且可持续的外在必要条件或环境。其中,所谓与自然关系友好,就是要求企业降耗减排、经营模式环保绿色、杜绝损害自然环境的行为。2018 年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2022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宗旨就是要求我省走以减碳提质和数字化为核心理念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所谓与社会关系友好,就是要求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这里所谓的社会,指的就是除本企业股东和管理层以外的其他经济利益主体或利害关系人,例如企业周边社区的居民、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大众、政府、本企业普通职工等。相较于与自然关系友好,与社会关系友好不仅攸关企业生存,而且可以改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品牌价值。显然,与自然和社会关系友好既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外在必要条件,也是国资国企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应有之义。
综上所述,国资国企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涉及良好的经营绩效、卓越的产品、卓著的品牌、强大的创新能力、有效的公司治理、团结进取的员工队伍、降耗减排的标兵、承担社会责任的典范等关键词或要素。此外,基于国资国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属性,党的全面领导和健全的党建工作也是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制度性保证;可将其归类于公司治理的范畴,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二、明确“三种资本”定位,推动国有资本“向三个方向集中”
2023 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举办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研讨班。会议要求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三个方向集中:一是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二是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三是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要求国资国企坚守主责、做强主业,当好国民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2024 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再次强调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
私人资本先天具有逐利性、避险性和短期性。而许多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产业却具有投资规模庞大、收益率偏低的特点,甚至无利可图。对于这样的产业,私人资本会避而远之,因此只能依靠国有资本。此外,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产业通常存在规模经济,极易形成垄断局面。基于社会正义和安全,这些产业必须掌控在国家手中,其垄断利润必须由国家独享。
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风险极大,并且普遍具有投资回收期偏长、相关资产流动性差的特点。单纯依靠私人资本,难以满足相关产业发展对投资的需求。此外,私人资本对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方向的判断也可能存在过于短视、保守甚或管中窥豹的缺憾,更难以形成协同合力。因此,国有资本有必要参与其中,积极承担前瞻性、战略性新技术或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合伙人的角色,努力成为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并发挥好种子资本和引导资本的酵母效应。
三、国有企业应专注于做强做专,心无旁骛攻主业
2023 年11月1日,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要求在巩固深化省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更大激发省属国企内生动力,推动省属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2023 年11月7 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省属企业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宣布省属国企将把做强做专放在优先位置,坚持心无旁骛攻主业,认真梳理主责和现有产业,确保一个企业最多3-4 项主业。
跨行业、跨产业链横向扩张的经营模式容易陷入急功近利。偏离主业的轴心或重心位置,什么行业赚钱就干什么,是造成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国企将业务扩张到与主业不相干的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风险隐患极大。必须在实体经济与金融虚拟经济之间设置防火减震隔离层;必须禁止实业与金融业间直接跨界经营。实体经济企业控股金融机构,一则容易导致脱实向虚的后果;二则容易弱化实体经济企业的预算约束,干扰金融机构正常的风险管理,滋生不良资产,危及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稳定。考虑到金融业是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其垄断利润应归国家所有,因此除国家股之外,包括国企在内任何法人和自然人在金融机构中所持有的股份都不应达到具有影响力的水平。
应鼓励国企沿着主业产业链理性地实施上下游纵向扩张战略,力争在产业链中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协助国家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产业链韧性,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要鼓励国企强化产业链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国资国企真正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大国重器和强国基石。
来源:国资智库
作者:李德荃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