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24-08-2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每一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有企业。在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但是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这是单一国家和联邦制国家的根本区别所在。各国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着国有企业的行为特点。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双重特点。一方面,其公益性体现在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反之就没有国有的必要。另一方面,其营利性体现在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反之就不具备企业的基本资格。中国国有企业的地位是由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图片来源:AI生成
继续巩固国有企业的地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更有作为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今最大的政治目标,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等多重使命。目前,国有企业普遍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通过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等方式,国有企业能够进一步壮大实力、提升竞争力。随着新时代新征程的到来,国有企业更加凸显出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力军的重要地位,可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
在党的领导下,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贯彻国家政策和实现战略意图,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能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民生福祉,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式,积极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在应对自然灾害、保障国家安全和稳定等方面,国有企业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有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资源储备,能够为国家战略和重大项目提供有力支持。在资源配置方面,国有企业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一方面,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大规模投资和稳定运营,国有企业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动力,能有效应对经济波动和下行压力。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能够根据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调整经营方向和投资重点。在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国有企业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引进高端人才,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国有企业积极布局和拓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认真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国有企业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要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义重大。在深入学习和理解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导向时,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根本目的。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增强核心功能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则是国有企业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的直接动力和核心支撑。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服务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优化布局和加强监管等路径,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二)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的重要性。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不仅是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评估,更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具。通过经济增加值核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衡量国有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揭示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为制定更为精准的管理策略提供有力支持。同时,经济增加值核算还有助于引导国有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必要性。在当今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必须承担起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重任。这意味着国有企业要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四)推进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的紧迫性。能源、铁路等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其改革进程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推进这些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的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打破行业壁垒,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这也有助于激发国有企业的内在活力,推动其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们相信国有企业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它们将不仅在经济效益上实现稳步增长,更将在科技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国有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正视国有企业目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
眼下,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市场竞争能力不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一方面,目前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为:研发投入不足。相较于国际先进企业,我国国有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不仅体现在研发经费的总量上,更体现在研发经费占企业总收入的比重上。一是,研发投入的不足直接制约了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上的能力。二是创新机制不健全。国有企业在创新机制上仍存在诸多弊端,如决策过程冗长、激励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导致企业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也难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三是创新人才匮乏。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然而,国有企业在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方面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由于企业体制和机制的限制,难以给予创新人才优厚的待遇和足够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难以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四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尽管国有企业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成果的转化率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的能力不足,以及市场导向不够明确等。五是国际合作与交流不足。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与交流对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然而,国有企业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仍存在不足,难以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和技术优势。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管理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决策效率低下。国有企业往往面临决策链条长、决策过程复杂的问题。这不仅导致决策反应速度慢,还容易错失市场机遇。同时,决策过程中过多的行政干预也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缺乏运营灵活性。由于路径依赖,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灵活性。面对市场变化,企业难以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和资源配置,导致运营效率低下。三是内部管理不规范。部分国有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如财务管理混乱、人力资源管理僵化等。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影响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执行力。四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往往侧重于短期业绩考核,而忽视了对企业长期发展的贡献。这导致员工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五是信息透明度不足。国有企业在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方面存在不足,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难以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也影响了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形象。
(二)企业内部体制机制依然僵化。部分国有企业存在体制机制僵化、市场化程度不足等问题,这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
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体制机制僵化的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到位。部分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等机构的设置和运作不够规范,导致决策效率低下,监督作用难以发挥。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决策权限不清晰,经营责任不明确,使得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难以迅速做出有效反应。二是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虽然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在实际执行中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制度执行不力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权力高度集中,运作效率不高。三是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存在论资排辈、裙带关系严重的现象,优秀人才的晋升通道不畅,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不完善。这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从而使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下降,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四是组织结构繁冗。国有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往往较为庞大和复杂,决策机制不透明,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这导致企业内部沟通效率低下,决策迟缓,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不够高的种种表现如下。一是战略失衡与规划滞后。部分国有企业在战略规划和实施上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方面,干政导向型战略在一些国企中仍然盛行。企业往往依行业或上级部门的意志来制定战略规划,缺乏市场导向和竞争意识。另一方面,静态规划型战略使得国有企业过于依赖固定的目标和规划书,对外部市场竞争状况及可能的竞争走向缺乏深入了解和应对能力。二是品牌老化与市场失位。多数国有传统企业拥有老品牌或名牌,但由于对品牌的重视程度低、再投入少,导致品牌老化严重,市场竞争力下降。同时,在市场定位上,国有企业往往表现出盲目性和冲动性,缺乏准确的市场分析和论证,导致产品定位不准确,无法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三是产品竞争力低下。由于技术滞后、开发滞后和观念滞后,国企产品在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产品技术含量低、毛利率不高、开发周期长等问题,使得国企难以适应消费者新的需求,导致产品失销和市场份额下降。四是管理失严与人才流失。国企管理失严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制度可操作性差等方面。此外,国企内部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关键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市场人才的流失,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在下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坚持好目标导向。目标导向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证。在下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目标导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聚焦高质量发展。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二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国有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四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二)坚持好问题导向。问题导向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能够精准、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在下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问题导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识别关键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精准识别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如政企不分、内部机制僵化、创新能力不足等。二要制定针对性措施。针对识别出的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如推进政企分开、优化内部机制、加强科技创新等。三要跟踪评估效果。在改革过程中要不断跟踪评估改革效果,及时调整改革策略和方法,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四要连续问题迭代。国有企业连续迭代地解决新老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文化传承及市场适应等。国有企业只有连续迭代地解决新老问题,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策略和措施。
总而言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是确保下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正确、措施精准、效果显著的关键。坚持目标导向为下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而坚持问题导向则确保了下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能够精准地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坚持问题导向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深入进行。
把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总体要求严格落实落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提升国有企业效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结构,确保企业决策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二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董事会结构,增强决策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三要优化资源配置与产业布局,稳步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新能源、主干管网、港口码头、资源回收再利用等领域专业化整合,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四要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地位的稳定性,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增加国有资本在关键产业和重要企业中的比重;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推进公司制改革,加强法人治理。五要提升国有企业运行效能,加强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经营,深化内部改革,提高决策效率;推进企业员工队伍的素质提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评价。六要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明确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多部门协调与沟通;建立健全国资监管信息系统,提高监管精准性和针对性;完善国资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国资流向和使用的监督。七要推动科技创新,鼓励国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如新能源、6G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
(二)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任。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是国有企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一要加大研发投入。国有企业应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建立健全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二要优化创新生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合作,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三要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同时,加强国际人才合作与交流,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参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四要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和效益。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国有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能源和铁路等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与市场竞争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提升行业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公平竞争,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成为重要议题。一方面,改革将促进能源和铁路等行业的效率提升和服务质量改善,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市场活力和竞争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福利水平等。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如改革成本较高、利益调整难度大、监管难度增加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和化解。
为了顺利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一要明确改革目标和范围。根据行业特性和市场需求,明确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范围,包括哪些环节需要独立运营、哪些环节需要引入市场竞争等。二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改革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包括修订和完善反垄断法、行业监管法规等。三要推进企业改革重组。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重组整合,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同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格局。四要加强监管和评估。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和评估机制,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确保改革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改革取得预期效果。
(四)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和发展水平对国家整体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一种衡量企业经济效益和股东价值创造的指标,逐渐在国有企业中得到关注和应用。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呢?一是为了真实反映国有企业的价值。传统财务指标如净利润等往往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股东价值创造。EVA通过扣除资本成本后的净利润来衡量企业价值,更能体现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二是为了优化国有企业资源配置。经济增加值核算有助于国有企业识别低效或无效的投资项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将管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紧密绑定,激励管理者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价值创造,推动管理创新。
国有经济增加值的核算方法: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包括股权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具体计算公式为:EVA = NOPAT-TC× WACC,其中NOPAT为税后净营业利润,TC为资本总额,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我们在计算国有企业经济增加值时,通常需要对会计利润进行一系列调整,以消除会计政策差异和非经常性项目的影响。这些调整包括研发费用资本化、商誉摊销、递延所得税等。经济增加值核算所需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会计记录。同时,还需要收集市场数据以计算资本成本等参数。
为了顺利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一要建立经济增加值核算体系。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业务需求,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经济增加值核算体系,明确核算范围、调整事项和计算方法。二要加强培训与推广。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经济增加值核算培训,提高其对经济增加值理念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内部宣传和外部交流等方式推广经济增加值核算成果和经验。三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经济增加值纳入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与管理者薪酬和晋升挂钩,激励管理者注重企业价值创造和长期发展。
来源:现代国企研究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