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24-12-09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牢固树立“科技强基、人才强基”的鲜明导向,全方位、多层次探索激励保障措施,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动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中交集团科技研发投入保持10%以上增速,承担国家科技创新课题65项,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6项、国家专利奖7项,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稳居建筑行业第一。
图片来源:AI生成
高水平谋划机制建设,打造科技创新的“中交模式”
一是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打造行业领军人才,实施“十百千万”科技人才工程、战略科学家(院士、大师)后备“一人一策”培养工程。近年来,共培养产生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获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中央企业创新领军人才,1人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实施优秀科技青年培养计划,将1000余名青年科技人才主动交流到重点项目、重大平台上“墩苗壮骨”。畅通人才进步“绿色通道”,对突出科技人才进行直接认定或破格晋升,69人破格晋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雁阵格局初具规模。二是探索科技创新攻关机制。通过“揭榜挂帅”,激发人才使命担当,赋予领军人才选人用人、团队考核分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科研经费管理权等自主权,聚力技术攻关。目前,中交集团首个“揭榜挂帅”项目桥梁智能建造的11项成果获评国际领先水平,4项成果先期进入成果转化阶段。通过“定向委托”,指定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聚主业、攻难关、出成果、定绩效。通过“赛马”机制,摒弃“论资排辈”,推进技术序列职级通道落地,让专业能力突出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26名科技工作者被认定为P8(相当于二级单位总助级)及以上职级。
高目标打造创新生态,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一是营造科技创新生态的协同通道。中交科协“内部打造平台,外部培育生态”,组建青年科协和女科技工作者之家,资深专家委员会作用得到发挥。向中国科协推荐高层次专家40余人,11人次入选中国科协“青托工程”。二是打通产学研结合的互动通道。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中交集团成为BSI战略咨询委员会首位中国成员,联合中国科协推进国际工程师互认,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荷兰三角洲研究院等国际科研机构开展联合研究。深化国内创新协同,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实施战略合作,联办科技人才培训。积极引导各单位推动科技合作,中国路桥与哈工大联合申报联合实验室项目,中国港湾与澳门科技大学共建“澳门海洋工程与环境研究中心”。三是打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通道。多措并举激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实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费用视同利润予以加回等政策举措,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的应用,促进创新成果“攻出来”“用起来”。中交集团工程软件技术研发中心将商业化净利润分成70%专项激励软件研发专职团队,走出一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生效益”的发展道路。
高质量落实激励政策,突出激励创新的“导向作用”
一是发挥考核激励的“指挥棒”作用。“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对37家不同板块企业差异化设置“科技创新”考核内容,权重不低于10%。对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以及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研发投入增量,提高利润加回比例至150%。扎实开展做实研发费用专项工作,对于研发费用不准不实的予以追溯调整。二是发挥总额激励的“风向标”作用。用好激励举措“组合拳”,对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科改企业、5家承担专项攻关任务单位的9个核心技术团队年度单列工资总额近5亿元,科研人员人均工资复合增长超过8%。创新工资总额决定机制,中交(天津)生态环保院试点国资委工资总额动态调整机制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推广应用到天航局疏浚装备中心。三是发挥中长期激励“助推器”作用。一航院、三航院等16家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和项目收益分红激励,激励核心骨干600余人,人均年分红近4万元,中国交建、振华重工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人才占比近1/3,通过利益共同体机制设计激活发展“新引擎”。同时,升级创新平台重点激励保障措施清单,激发创新热情、提高产出效率,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次性通过评价复审,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优化重组,1个共建实验室获批交通运输部综合交通运输理论行业实验室,高端平台作用进一步显现。
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