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私募的日子到底多么难过?《金证券》记者从深圳私募圈中独家获悉,上半年康晓阳[微博]执掌的天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试图通过海通证券(10.09,-0.29,-2.79%)为新产品募集资金,不过最后只募得了几百万,新产品发行夭折。
据悉,目前私募行业中募集资金出现两个现象:私募不得不先垫付资金再慢慢募集;单一新产品募资规模下降到2000万左右已成常态。
天马“折腿”
新发产品离奇夭折
“上半年天马资产曾经准备发行一只新的产品,是通过海通证券来募集的,但最后只募集到几百万,天马资产不得不放弃发行新产品的打算。”昨日,深圳私募圈一名资深人士向《金证券》记者爆料。当时这位私募人士所在机构也有募资打算,但被海通方面拿天马资产做负面例子劝说放弃。
昨日,《金证券》记者致电天马资产掌舵人康晓阳,其手机处于短信呼状态,未能联系上。随后,记者致电公司公开电话,一名男性工作人员解释,之前确实有打算和海通证券合作发行一只量化产品,不过因多种原因未能成行,“不单是募集的问题,有很多原因,包括合作细节等。”
天马资产和其掌舵人康晓阳在私募圈中颇有名望,而海通证券不论与私募合作、还是针对私募产品的研究上,都有很强的优势。强强联手却遭遇重挫,私募的盛夏“严冬”可见一斑。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天马资产旗下有7只产品,最年轻的一只产品是去年7月发行的华宝信托-天马中性策略一期,目前这只产品的累积收益在4.94%。整体看天马资产旗下的产品表现处于中上游。上述天马员工称,现在不同的策略产品募集情况差别很大,公司在新发产品上采取了多样性尝试。
垫资募集
半亿规模仅融千万
《金证券》记者从深圳私募圈中获悉,目前私募发行新产品时竟出现了“先垫付资金,后慢慢募集”的情况。
“实际上这种情况去年就出现了,但是今年更为明显。5000万规模的产品,私募自己垫4000万,能募集1000万就不错了。”深圳另外一家私募负责人有感而发。
这位负责人称,银行和券商现在代售私募产品时只愿意代售业绩表现突出的,业绩不好的根本不会向客户推荐,这使得大部分私募在新产品募集发行上非常困难。“我们现在是求着银行和券商。”
据其介绍,上半年印象中只有深圳展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国泰君安发行的一款新产品募集得不错,原因是展博投资本身业绩不俗,该产品本身也有“定制化”的特点。《金证券》记者获悉,目前私募新发产品中,结构化、伞形或保底的产品较容易发行,非结构化产品的发行举步维艰。
“高净值客户都被银行、券商资管筛走了,剩下的客户对私募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述负责人说。
祭出险招
对冲套利缺人掌舵
《金证券》记者还了解到,成功发行的私募新产品规模都在下降,2000万-3000万的产品已经成为常态。“这种规模发的话,不一定能赚到钱。因为从信托走,给信托的保底费用至少得30万,成本收不回来,除非市场特别好。”融智评级研究中心研究员彭晓武对《金证券》记者坦言。
由于市场形势不乐观,更多的私募开始考虑发行对冲、双边套利等产品,不过由于相应的人才稀缺,大多数私募有心无力。据悉,目前私募市场上90%的产品仍然是做股票的多头,对冲、套利型产品虽然发售数量在增加,但推进比较缓慢。
彭晓武说,了解对冲、套利型产品的人才一般都有海外投资经历,不容易请到;发行这类产品私募公司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环境。“暂时私募还没有找到应对目前局面的方法,只能说尽量避开一些风险较高的投资板块,试着走稳点。”。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