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西藏墨脱公路正式全线通车。至此,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县用公路联通了外面的世界。
墨脱位于西藏东南部,由于气候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进出总要闯雪崩、过塌方。
门巴族老人次仁群培说:“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无数墨脱人自小便埋在心里的种子。 ”如今,从波密县开车到墨脱县只需三四个小时。墨脱县完全小学校长说,通车后学生不出县城就能买到营养食品、喝外面运来的牛奶。据统计,当地1 . 2万人直接从墨脱公路受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两次尝试修建墨脱公路,均告失败。1994年,一条简易公路修进墨脱,第二天大部分路面毁于暴雨和泥石流。1998年,西藏再次修复简易路,两年后遭遇山体滑坡,全线被冲毁。
2001年6月,二公院开始墨脱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23名成员首进墨脱。历时3个月,徒步穿行雅鲁藏布大峡谷34天,行程440公里。
随后10年,二公院设计团队十几次进入墨脱。一步步探索踏勘,把进入墨脱的线路由7条筛选至3条,并对3条线路徒步实地考察,最后优选出1条。
其间,要多次翻越4700多米的嘎隆拉雪山。设计师何先志记得一次翻雪山的情景: 2005年12月11日凌晨3点,设计组开始翻越雪山。雪花狂舞,体力好的人上升20米就得休息一会。几天前曾有7名林业工人翻山遭遇雪崩。经过6小时,队员才翻越最危险的地方。7个多月的勘察设计,让设计组难以释怀: 2006年3月27日,一位队员急性胃出血,转往山外时在嘎隆拉遭遇雪崩,最后这名队员获救,护送的一位门巴族兄弟不幸罹难。
建隧道打通嘎隆拉山,可将墨脱公路缩短24公里。10年勘察设计,没有人比二公院人更清楚这有多困难。两侧雪崩分布密集,被两大活动断裂带夹持,每年皆发生震感明显的地震3到5次。
必须摸清隧道区域的“脾性” ,设计应对措施,以便施工“按图索骥” 。设计组先后攻克大塌方、大纵坡、大断层等世界性难题,为打通隧道提供技术支撑。2009年,墨脱公路开工,武警交通总队建设者以惊人的毅力,一米一米打通隧道。
面对媒体采访,所有建设者都没有过多的喜悦,因为背后有异常的艰辛。
公路设计代表组组长、二公院设计师涂运良曾7次翻越嘎隆拉雪山。他的已故同事何天牛10次进藏,其中5次徒步考察和调研公路方案,包括在无人区考察。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