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13-07-20
岁末盘点,《国企》杂志的目光自然要紧紧盯住国务院国资委和150家中央企业。但是面对一年来众多的重大政策、重要现象、热点事件,如何从中梳理出清楚的脉络呢?
当我们的编辑守着一大堆材料发呆的时候,忽然有两件大事从中跳了出来,让编辑眼前一亮。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2007年初和年末:2007年2月6日,国资委举行新闻发布会,电网、通信、民航、旅游等行业的14家中央企业联合发出倡议,2007年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年”;2007年12月29日,国资委向各中央企业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有意思的是,两件事都涉及一个主题——中央企业的社会形象。
近些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处境:一方面,随着新的国资监管体系确立,国资改革成效显著,中央企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对国资委、中央企业却总是质疑和批评远多于支持和理解。在国资委、中央企业和社会舆论之间,似乎有一条难以弥合的鸿沟,各说各话,难以沟通。我们看到,2007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积极沟通的姿态日益明显,塑造良好社会形象的努力成为2007年的一个主旋律。
结合2007年初岁末的两件事,我们可以给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的2007年贴上一个标签:塑造形象年。
从这个角度梳理一年的大事,我们会发现,业绩提升已经不是单纯的业绩问题,其中有了许多社会责任的色彩;整体上市也不只是利用资本市场的问题,还意味着透明、健康的企业形象;自主创新也不仅仅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标志着国家竞争力……
一、负责任的央企
中央企业要做负责任的中央企业,而不是只顾自己埋头发展,不理会社会的期望与批评。这一点,在2007年表现格外突出
央企首次联手推“优质服务年”活动
14家企业,每一家的业务都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多数都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多数都给过人们财大气粗、傲气凌人的印象。2007年,他们在国资委组织下,集中公开向社会作出优质服务的承诺,是以往不曾见到的,也是中央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社会形象并开始采取行动的重要迹象。
事件:2007年2月6日,在国务院国资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电网、通信、民航、旅游等行业的14家中央企业联合发出倡议,2007年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
中央企业“优质服务年”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服务方式文明诚信,服务流程规范高效,服务价格公道合理,服务环境安全和谐,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14家中央企业在倡议书中提出,要强化服务意识,争做优质服务表率;规范服务行为,营造和谐市场环境;讲究诚信服务,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创新服务手段,提升企业服务品质;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提升中央企业的增长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和优异的业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背景:近年来,中央企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运行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世界优秀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期望值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之处。电网、通信、民航、旅游等服务窗口行业开展优质服务活动,解决好社会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企业自身素质、实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骨干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有责任、有义务走在时代前列,争做优质服务的表率。为此,国务院国资委以抓好电网、通信、民航、旅游等中央企业的服务质量为突破口,组织开展了“优质服务年”活动。
承诺内容: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分别提出了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八项服务承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通等5家电信企业,从尊重和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的角度出发,就信息查询、预约安装、业务定制、误差赔付、投诉处理等有关服务内容做出了郑重承诺;中国航空集团、中国东方航空集团、中国南方航空集团等3家民航企业,针对机票订购、乘机办理、延误处理、货物运输、特殊需求等内容提出了服务措施;香港中旅、中国国旅、中国中旅、华侨城等4家旅游企业,以规范旅游服务行为、营造和谐旅游市场环境为主题,结合企业特点,提出了满足客户需求的优质服务标准。
国资委发指导意见 央企社会责任体系化
最早对企业社会责任有切身体会的,是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他们好像一夜之间发现自己在用工、环保等方面的毛病,忽然成了国外企业限制自己的武器。到了2006年前后,企业社会责任就开始成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积极关注的话题了。在国资委研究室的研究报告中,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
事件:2007年12月29日,国资委向各中央企业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要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重点把握好八个方面。一是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二是不断提高持续赢利能力;三是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四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五是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六是保障生产安全;七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八是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这八个方面是立足中央企业整体特点,结合当前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的具体要求。各个中央企业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特色,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有着不同的侧重,在执行中按照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结合企业实际,落实各项措施,规范、有序地开展社会责任工作。
背景: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际上,联合国于2000年正式启动了“全球契约”计划。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4年启动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的制定工作。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制订社会责任生产守则,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出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全球性新趋势。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公司法》第五条明确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履行社会责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既要继续健全企业激励机制,也要注重强化企业外部约束,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近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也提出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和提案。可以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殷切期望和广泛要求,是改革开放发展到当前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典范:到目前为止,已有11家中央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国家电网公司于2006年在中央企业中率先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温家宝总理批示:“这件事办得好。企业要向社会负责,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宝钢、中远集团、中国铝业等一批中央企业按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制定的标准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远集团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被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评为典范报告。这些都是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行动,得到了国际、国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07年9月12日,由《财富》杂志和美国合益集团评选的第十届“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揭晓,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五家中央企业榜上有名。
争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标兵
多年来,中央企业改革的一条主要线索就是努力学习如何更像企业,如何摆脱那些不该由企业承担的职能。这样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近几年,多数中央企业都具备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央企业有别于一般企业的特点有些被忽视了,但是在2007年我们看到,中央企业在自己的定位上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对于被中央列为核心工作的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中央企业在2007年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
自主创新:中央企业以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攻克技术难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50家企业先后分两批开展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20家企业正在筹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神华集团、中国农机院、中国钢研、中国化学工程等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中央企业自主研制开发的1.5万吨世界最大自由锻造水压机、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电站成套设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柴油机电控共轨技术、750千瓦和1300千瓦风电叶片、特高压试验基地等,填补了我国同类技术的空白,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更成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典范。
节能减排:中央企业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带头完成节能减排任务。2007年前11个月,电力企业关停小火电机组1246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012万千瓦,占“十一五”时期计划关停总量的29.2%;火力发电企业供电煤耗每千瓦时平均下降了6.2克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8.5万吨。
国家电网开展“以大代小”发电权交易,全年可节约572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74万吨。南方电网在全系统推行“四分”管理,综合线损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增加供电12亿千瓦时。
石油石化企业积极实施节能减排达标考核,节能260万吨标煤,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万吨,减少化学需氧量(COD)排放426吨。
钢铁企业瞄准同行业能耗先进指标,广泛开展节能技术攻关,吨钢综合能耗平均下降11千克标煤,二氧化硫排放同比下降1.44万吨。水泥企业带头加快淘汰落后装备,等量替代立窑水泥熟料25万吨。中央企业较好地完成了节能减排指标,发挥了表率作用。
二、有竞争力的央企形象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把自己打造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这也是他们最大的、最基本的责任。对大多数中央企业来说,有竞争力,才有资格谈如何塑造、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
第一任期业绩飘红
2007年,所有中央企业负责人最关心的一件事,恐怕莫过于国资委对他们第一任期的考核。这可能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由一个机构——国务院国资委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中央企业进行统一的考核。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考核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即便如此,这次业绩考核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激励效应。有人将其称之为“聚变”,有人认为央企业绩飞升60%~70%的原因在于业绩考核。
业绩:经营业绩考核工作,是国资委根据十六大精神开展的一项建立和完善中央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创新工作。2004年开始,国资委在实施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同时,正式启动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相配套的考核体系在中央企业全面实行。2004-2006年,是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一个业绩考核任期。三年来,中央企业发生了可喜变化。初步测算,2004-2006年,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8%,年均递增21.4%;实现利润增长140%,年均递增33.8%;上缴税金增长96.5%,年均递增25.2%;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提高了5个百分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4%。有13家中央企业进入2006年公布的世界500强。
第二任期目标:一是中央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基本实现。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规范的董事会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基本形成。基本建立起企业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和董事会选聘、考核、奖惩经营管理者的机制。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基本与市场接轨。
二是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的目标基本实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控制力增强,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中央企业户数调整到100家左右。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公司大集团。
三是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企业主业更加突出,管理更加科学,抗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增长方式。企业内部形成和谐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
看点:2007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世界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此次中国共有30家企业入选,其中内地企业为22家,香港2家,台湾省6家。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共有16家入围。
在入围榜单的中国企业中,中石化以1316.36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从上年的第23位升至第17位,成为世界500强中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在亚洲则仅次于丰田汽车公司。中石油以1105.20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名列第24位,国家电网以1071.85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名列第29位,中国五矿、中海油、中国远洋3户中央企业2007年首次上榜。
数字看央企第一任期业绩(2004年——2006年):
资产总额年均增长 |
1.1万 |
|
销售收入年均增长 |
1.1万 |
|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
78.8% |
年均递增 |
实现利润增长额 |
3000 |
年均1000 |
实现利润增长率 |
140% |
年均递增 |
上缴税金增长额 |
约3000 |
年均1000 |
上缴税金增长率 |
96.5% |
年均递增 |
净资产收益率 |
10% |
|
国有资产保值 |
144.4% |
|
E整体上市、H股回归 震撼资本市场
与早些年的分拆上市截然相反,2007年中央企业整体上市成为主要潮流,而且将在2008年持续升温。与此同时,中央企业H股回归A股也给A股市场带来一次次猛烈的冲击。可以预见,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将成为中央企业整体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中央企业加快整体上市和回归A股市场步伐。9家企业实现了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中国中铁实现了主业资产整体上市。中国远洋、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铝业、中海油服、中海集装箱等6家企业H股回归A股。鞍钢股份、中国船舶等12家企业境内增发、配股。
热点回放:11月5日,中国石油高调回归国内A股市场。以发行价每股16.70元人民币计算,中国石油发行40亿A股,融资规模达668亿元人民币。中国石油A股发行还获得了资金的热烈追捧,总冻结资金高达3.37万亿元,改写了一个月前中国神华刚刚创下的2.66万亿元的纪录。但是不久之后股价的暴涨暴跌在A股市场掀起了阵阵波澜。
央企重组稳步推进 数量减少至150家
从2003年开始的中央企业重组在2007年继续稳步推进。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业界反响,但几次重组之后,到2008年初,中央企业户数已经减少至150家。当然,距国资委80-100家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案例:2007年4月,沈阳化工研究院并入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并入中海油总公司,央企户数减少至157家。随后,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中化集团;中国中旅集团和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分别并入港中旅集团、中海油总公司;中国福马机械集团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撤销;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三九集团并入华润集团;中唱总公司并入诚通集团(2008年1月)。2007年以来中央企业户数减至150家。
看点:如果细算起来,你会发现150家的数目好像有些问题。没错,那是因为在减少的同时,一家新的中央企业又诞生了:2007年5月22日,主要从事第三代核电技术引进和建设的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了成立大会。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控股,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和中电投集团等共同投资组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电投)总经理、党组书记王炳华被调到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担任董事长、党组书记。
董事会试点酝酿突破 外部董事出任董事长
国资委推动的董事会试点改革,是一场结合了国际规则与中国国情的治理大变革,将为央企群体形成更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制度保障。《国企》杂志了解到:围绕董事会试点工作,国资委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的近20个课题多数都已结题;参与试点的企业运作良好,这些都有助于2008年成为国资委强力推进董事会试点改革的一年。
进展:19家试点企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17家企业的外部董事达到或超过董事会成员的半数,3家企业进行了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的探索,绝大部分董事履职良好。实行了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初步建立了外部董事人才库。
五大成效:一是企业决策权和执行权基本分离。中国传统心理上乐于接受的“一把手文化”正在改变,这在试点之前是难以实现的。
二是治理更加规范,风险管控能力明显增强。具体表现在完善了公司章程和董事会细则,使制度更加完善,分工更加合理,工作更有实效。比如,原来无外部董事时,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置的情况下,如果出现意见不合,总经理有可能不执行,造成工作停滞。而今有了外部董事的参与,如果确认是总经理存在问题,董事会可以讨论后建议免职。
三是治理观念的变革,使得管理层实现了从“适应这一治理机制”到“适应这一治理文化”的进步。
四是决策水准与质量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外部董事的加盟,这些外部董事都是国资委精心选配的境内外“高人”,素质非常高。
五是经营与管理水平提高。由于试点企业的外部董事大多是央企的原领导人,经营管理经验丰富,这给现有企业管理层带来了实质性帮助。
看点:三家试点企业实现由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国药集团,外部董事刘存周任董事长;中冶集团,外部董事刘本仁任董事长;中外运集团,外部董事苗耕书任董事长。
三、央企新趋势
在众多热点事件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些中央企业发展的新趋势,这是日渐成熟、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加的中央企业必然要经历的
央企上缴红利启动
关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的问题,在2007年已经由要不要上缴转变为应该如何上缴。这是更符合市场规律,更能体现中央企业责任的重要变化,是中国国企改革进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
事件:2007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会议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中央本级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地方试行的时间、范围和步骤由各地政府决定。
2007年12月,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公布《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国有独资企业上交年度净利润的比例,区别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根据国资委发布的试行国资经营预算央企名单及其税后利润上交比例表,第一类为具有资源型特征的18家央企,其上交比例为10%;第二类为99家一般竞争性企业,上交比例为5%;第三类为32家军工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企业,按规定暂缓
三年上交,此外中储粮管理总公司和中储棉管理总公司两家企业免交。
央企间的竞争
2007年,最引人注目的央企之间的故事是国航与东航的斗争。这场斗争具备了一年中最多的戏剧性元素:同为国资委下属企业,兄弟相争;国航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机会,计划周密;关于东航国资贱卖、国航操作规范的相互指责。
加上另一个案例——维柴动力与中国重汽的侵权之争,我们感觉到,中央企业之间的斗争发生了一个明显的转变:从以前暗箱操作、依赖上级政府部门裁决转变到信息公开、依据市场原则斗争。
案例:2007年11月9日东航股份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告:新航将出资约47亿港元,淡马锡将通过其全资子公司联德投资私人有限公司出资约25亿港元,以每股3.80港元的价格分别认购12.35亿股和6.5亿股东航新H股;与此同时,东航集团也将以每股3.80港元的价格认购11亿股东航新H股。增资扩股完成后,东航集团、新航和淡马锡在增发后的东航总股本中分别持有51%、15.73%和8.27%的股份。
12月12日,原国航董事长李家祥借出席“星空联盟”活动时首度公开评判了“东新合作”。李家祥表示,2008年 1月8日的东航股东大会的具体情况很难预料,利益将决定中航下一步的行动。
2008年 1月8日,东航临时股东大会中东新合作方案被否。当天的投票结果显示, A股股东反对者占94.4%,H股股东反对率则为77.61%。据称,中航集团也投了反对票。
央企重组地方国企成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着中国本土企业的并购大戏从未间断,但近两三年来尤其是在2007年,其主角发生了变化,前些年呼风唤雨的民企悄然退到幕后,外资也屡屡折戟,舞台中心闪耀的是一个个央企巨无霸或者是试图做巨无霸的央企。2007年,中央企业介入地方国企重组,即使不是一种趋势,它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省市所属国有企业卖给了中央企业,换句话说,央企在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版图越来越大了。
部分案例:三年间,中钢集团并购重组了七家大的地方国企,实现了优势企业的统合,同时将自己打造成强大且独具特色的钢铁服务集团。通过并购做强做大,中钢集团的跨越发展,成为令众多央企效仿的“中钢模式”。
宝钢重组新疆八一钢铁、武钢重组云南昆钢、中国建材联合重组部分地方水泥企业,扩大了企业规模,优化了资源配置。中铝公司收购云南铜业部分股权,实现了强强联合,增强了竞争优势。
来源:《国企》杂志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