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大海的梦想。这个梦想,总是和船有关。
对于几十万中国造船人而言,他们的大海梦,就是让中国人自己建造的船舶,航行在世界的各个大洋。
造船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造船业强不强,集中反映了上游的机电、钢铁、化工甚至建筑业强不强,也决定了下游的航运、海洋资源开采等强不强,还关系到国家海军装备的建造能力,事关国家守卫海疆、维护和平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造船业,起步于岌岌可危的清末,兴盛于蒸蒸日上的新世纪。造船人胸怀大梦想、敢为天下先、不惧惊涛浪,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并向造船强国坚实迈进。
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中国现代民族工业,源自造船。
2010年上海世博会,位于浦西园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中国船舶馆,吸引了超过500万名游客。展馆呈长方形结构,增添了弧线构架,形似船的龙骨,又似龙的脊梁,象征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坚强精神。
世博会结束后,船舶馆被永久保留,将改建成中国船舶博览馆。
船舶馆理应被保留,因为它的脚下,正是147年历史的江南造船厂所在。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创了中国现代民族工业的先河。
147年来,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发展而来的江南造船厂,见证了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变革,也伴随着中国造船业乃至整个中国工业由弱到强、走向复兴。
2008年夏天,历时3年搬迁,百年江南船厂在长兴岛重生。位于长兴岛南端这一块岸线长8000多米、腹地纵深1500米的“宝地”,就是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
这是江南造船厂的一个新起点,从这里,江南厂将加速建成世界级的现代化造船企业。
这里也是中国造船业的一个新起点,长兴造船基地是我国新世纪兴建的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以这三大世界级的造船基地为支点,造船大国、造船强国之梦冉冉升起。建大坞、造大船,一直是中国造船人的愿望。然而直到新世纪之初,仅有东北地区的大连造船厂拥有一座30万吨的大船坞。造船企业普遍亏损,甚至奄奄一息。我国造船份额仅占世界造船量的6.6%,远远落后于日韩造船大国。
就在局面极为困难的时候,国家在明确要求船舶工业“以破釜沉舟的精神拼死自救”的同时,制定了加快发展船舶工业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刚刚从困难中缓过劲儿来,2002年5月,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并将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初步定在2015年。不仅如此,还要树雄心、立壮志,成为世界造船强国。自此,船舶工业开始了改变世界造船格局的十年跨越。
2002年以来,我国造船产量以年均35%以上的速度递增。2005年首次超过1000万吨大关达到1309万吨,成为世界造船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656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万载重吨,船舶业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3%、54%、41%,均居世界第一。
十年磨砺终成一剑。这组数据宣告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目标提前5年实现!
产量实现跨越的同时,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过去,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力量薄弱,造不出大船,造不出复杂船,不仅船型少,而且形不成系列,在高技术和特殊用途船型方面有大量空白。如今,我国不仅发展提升了散货船、油船等常规船型,还成功建造了液化天然气(LNG)船、万箱级集装箱船、30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30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大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
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两大央企为代表,我国涌现出一批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船舶企业。2011年7月,中船重工以210亿美元营业收入跨入世界500强行列,成为我国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船舶企业。
“天帮忙,人争气”,造船人这样形容十年的跨越式发展。
“天帮忙”——中央领导亲切关怀、国家政策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军工需求的牵引、世界船市兴旺。
“人争气”——造船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符合中国造船业实际的发展战略、广大员工的拼搏进取、抓住机遇超常规发展。
“造船业的崛起,挺起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脊梁。在这个新起点上,对船舶工业而言,更大的挑战是如何从大到强,从世界第一大到世界第一强,道路还很艰辛、很漫长。”中船重工集团总经理李长印说。
勇摘“皇冠上的明珠”,自主创新引领跨越发展
4027米、5057米、5188米!
东北太平洋海域5000米深处,漆黑、寒冷、寂静。北京时间2011年7月,一个形似白鲨的家伙打破了这片神秘海域原有的平静。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深海下潜试验,成功突破了5000米深度,为将来冲击7000米深度奠定了基础。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太空与深海,是人类长久以来一直梦想探索的秘境。中船重工702研究所历经10年,突破了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成功主持建造了“蛟龙”号。突破5000米,宣告了我国载人深潜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宣告我国船舶制造科技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成为世界上仅有的5个能制造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国家。
“当时提出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时候,很多人是表示怀疑的。他们都在问,中国凭什么能成为世界第一?”中船工业集团总经理谭作均回忆道。
我国船舶工业由于起步较晚,长期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带动增长。造船效率和能源、资源利用率较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全行业平均生产率仅为日韩的1/4,大部分造船企业万美元产值耗电量是日韩造船企业的3倍多。
进入新世纪,随着船舶工业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日韩之所以领先,根本优势是技术,是自主创新能力。”谭作均说。
而从世界船舶市场的发展趋势看,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型,将成为未来的市场主流,也是船舶企业能够生存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要保持竞争力,要掌握未来,就必须高起点创新,去摘取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这颗明珠非LNG(液化天然气)船莫属。
由于须具备在-163℃条件下运输LNG的能力,LNG船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难度的“三高”船舶。长期以来,LNG船只有欧美国家及日本、韩国的少数船厂能够建造。
2004年,我国首艘14.7万吨LNG船建造合同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对承建单位中船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勇而言,这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任务”。这不仅是企业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造船业的一件大事。
“引进国外LNG船专利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沪东中华开始探寻这一领域的必然选择。”王勇说,对中国造船业来说,如何将国外的专利转化为自己的技术,实现LNG船建造“零的突破”,是当时沪东中华面临的最大挑战。
LNG船作为特殊船舶,在建造精度、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已经到了极为苛刻的地步,每一道安装程序、每一个关键零配件,都有特定的精度要求,且数据指标远远高于普通船舶,允许公差范围一般以毫米甚至1/10毫米计,细微度接近一根头发丝!
货舱围护系统、低温货物驳运系统、高温蒸汽动力系统……面对一道道难关,沪东人投入巨资,研究、试验、失败、再试,越战越勇,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
2008年4月3日,随着我国首艘LNG船在沪东中华成功交付,中国造船史掀开了新的篇章。
首艘LNG船的研制成功及其相关自主创新成果,是我国在高技术船舶开发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这不仅提升了我国船舶设计、建造、管理等技术水平,增强了我国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我国造船业做大做强创造了重要条件,还大幅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国已成功突破LNG船建造的核心技术,进入批量建造阶段。
LNG船、大型原油船、万箱级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装备……在创新的道路上,造船人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摘取一颗又一颗明珠。也正是在创新的引领下,中国造船业不断实现跨越发展。
大胆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21世纪是属于海洋的世纪,也是属于船舶工业的世纪。
2011年5月底,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式命名交付。该平台投资额为60亿元,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工装备“重器”,可满足在世界各海域作业要求,是目前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上技术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产品。
几乎在同时,从巴西海域传来消息:由大连船舶重工建造的国内首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已经正式投入油井钻探作业,经过实践检验,其技术性能完全达到设计标准。
近年来,各国加大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并掀起了海洋工程装备建设的高潮。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端海工装备市场需求火爆。我国船舶企业紧跟市场变化,加大了海工装备的开发建造力度。
瞄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大胆对外开放,主动到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是我国造船业快速发展的一大法宝。
“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我们就主动调产品结构。先进技术变化,我们主动对标,努力超越。行业标准变化,我们就主动适应。”中船集团党组书记胡问鸣这样总结。
船舶工业走出国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国际市场有出路,要有信心。”1977年12月6日,刚刚恢复工作才几个月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
80年代初,以香港市场作为突破口,实现了船舶出口合同“零”的突破。1982年,当大连造船厂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建造的第一艘出口船“长城”号27000吨散货轮,历经太平洋、大西洋恶劣海况的考验,首航成功并交付船东,中国船舶工业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
在国际竞争中,为尽快缩短和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的技术差距,船舶工业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世界各国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
从1979年开始,船舶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工作。重点引进了50多项世界先进船舶制造技术和关键船用设备制造技术,先后搜集了世界7大船级社上万个造船标准和技术规范,翻译、出版了8900万字国外标准、规范及工艺资料。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从工艺技术、操作规范到各种规章制度、现场管理等,全部按国际规范要求实施。
在经营上,先以价格优势争取订单,逐步做到随行就市;在船型选择上,从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我国现有工艺、技术比较接近的常规船型做起;在船舶设计和配套上,对国内暂不能满足需要的,先从国外进口“以进养出”,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之后,逐步“替代进口”。
如今,中国船舶业已经有能力按照世界各船级社的规范和各种国际公约,设计、建造和坞修各类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成为真正的外向型产业。我国出口船舶占造船产量比重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上升到70%以上;年出口船吨位由1981年的6万吨,上升到了2010年的5500万吨;船舶产品已进入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等造船强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船舶工业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完善创新体系,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使科技成为船舶工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
正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逐步培育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在国际市场上有品牌效应的船型,形成了批量化、国际化、大型化、系列化、专业化的鲜明特点。
正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船舶业与国际海事界的战略合作不断加深,与MAN、瓦锡兰、西门子、ABB等国际知名品牌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产业基地,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正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船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如大连船舶重工通过倡导“造船象汽车”的理念,从设计入手,不断进行工法及建造工艺创新,大胆探索和采用船坞串、并联一条半段造船法等国际先进建造工艺,船舶建造周期明显缩短,在4250集装箱船、11万吨成品油轮、VLCC等主导性产品建造周期已达到甚至超过日韩船厂水平。
体制机制改革先锋,惊涛拍岸铸就造船精神
2009年4月23日,庆祝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海上大阅兵。在青岛黄海海面,胡锦涛总书记乘坐116舰,检阅各舰艇编队。116舰,是中船重工自主研制生产的我国最大、最现代化的导弹驱逐舰,也是中船重工近年来完工交付的新型舰船中的突出代表,体现了信息化舰艇装备的发展特征,被誉为“神州利箭”。参加阅兵的还有中船集团建造的被誉为“海上先锋”、“中华神盾”的新型导弹驱逐舰等。
船舶工业大发展,不仅推动了航运、海洋资源开发事业的发展,也为现代化海军提供了装备基础,为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船舶业从小到大,实现跨越式发展,靠的是国家关键时刻的政策、资金支持,靠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更依靠船舶人勇于创新、不畏艰险的船舶精神。
船舶工业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行者。1982年,作为第一家全国性的大型工业公司,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组建,初步改变了船舶工业体系林立、领导多头、纵横分割、管理分散、重复建设的诸多弊端。
1999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改组为两大船舶集团,建立起政企分开、产研结合、促进竞争的新体制,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船舶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船舶企业所有制结构日益多元化。地方船舶企业、民营船舶企业和中外合资船舶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为船舶工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改革是进步的不竭动力,持续的体制机制改革,使船舶工业始终充满活力,为造船业由大到强创造了基础。
行驶在辽阔的大海上,风云变幻莫测。同样,中国造船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高度的国际化、市场化,也意味着船舶企业必须承受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正处于迅猛发展进程中的中国船舶工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反映航运景气程度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最大跌幅超过90%,融资大门紧闭、接单几近停滞、撤单风潮席卷、交船愈来愈难,船市接近半年“停摆”……
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造船人付出了代价,担心过、痛苦过,但他们选择沉着应对、攻坚克难、逆势而上,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应对危机,勇敢地在风口浪尖中搏击。
在关键时刻,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连续多次亲临大连、上海、广州等造船生产一线视察,带来了信心。2009年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针对金融危机形势下船舶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金融、财政、税收和科研开发等政策措施,指明了船舶工业未来3年的发展方向。面对金融危机给造船业带来的冲击,温家宝总理还指出,中国造船业的问题是结构性的问题,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
造船企业则从自身的经营和管理入手,经营上想尽一切办法保订单、抢订单,抓住市场低迷的时期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管理上革除积弊,降本增效。外部则与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并努力发展与造船技术相关的非船产业,开拓新市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年多时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答卷上,中国造船人写下了自信、勇气、担当和能力,为船舶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逆势而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的岁月,是船舶工业劈波斩浪、铸就辉煌的岁月。在这个全中国奋力前行的大时代,船舶工业用自身的实践,回答了一个工业、技术基础相对落后,长期依靠国家投资和以军工资源配置为主的封闭型产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才能赢得时间、速度和质量,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入国际一流行列的重大问题。生动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站在“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新起点上,中国造船人充满信心。“我们要把握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独特机遇期,以创新赢未来,持续推进核心竞争力提升和产品结构升级,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依然巨大。”中船重工党组成员孙波说。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造船人的大梦想还将延续,并成就更大辉煌。
(摘自:《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