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13-09-19
1998年还存在三分之二亏损的中国国有企业,历经十多年征程,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并迎来自身发展的“黄金时代”。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说,“我们通过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把国有经济集中到了大企业层面,通过政策性关闭破产淘汰了国有大企业中的5000多家劣势企业;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又通过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了企业的外部管理体系,而且不同程度解决了其内部机制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所以这十年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改善是必然的。”
十年间,中央企业(从2002年至2011年)的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20.2万亿元,税后利润从3006亿元增加到9173亿元,主要经营指标均翻了好几番,年均国有资产值增值率达到115%,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央企发展所带来的垄断利润分配不均、职工薪酬居高不下等问题又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十年间,进入世界500强的央企由6家增长到43家;而央企在海外市场并未真正展现500强的实力。2008年金融危机中,有68家央企曝出114亿美元的海外业务巨额浮亏,2011年又传出中国铁建投资沙特轻轨项目亏损达41.48亿元人民币。
从濒死挣扎到行业领袖
央企“涅槃”始于2003年国资委成立。“兼并重组”、“整合”成为国企改革的主题词,2003年到2006年间,国资委所管辖的央企由236家减少到149家。2004年到2006年,129家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其中年均增幅超过20%的企业达到112家;13家企业实现了全面扭亏增盈;年均新增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5家。2006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万亿元,有16家中央企业入选《财富》杂志2007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比2003年增加了10家。
2009年4月19日,时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透露,截止到2008年底,140多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961.8亿元,其中有三大企业利润过千亿:中国石油净利润年度1144.31亿元,蝉联亚洲最赚钱企业;中国移动盈利1127.93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电信公司。
据国资委统计数据, 2012年1-7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3347.6亿元,同比增长8.4%;上交税费总额12625.7亿元,同比增长13.8%。十年间国有企业稳定高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市场化改革,努力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兼容。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经营机制改革、兼并重组等一列改革措施,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正如邵宁所说:“十年前国有企业脱困时期进行了大范围的退出,实际上那时不主动退市场也会逼你退,想进也进不了。所以,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是一个最好的东西,谁竞争力强就让谁发展,这样能够保证我国的经济由最出色的企业组成。因此我们的着力点应是研究完善平等的竞争机制。”
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承担社会责任,是央企重要使命之一。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仅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就实现节能4900万吨标准煤,是国家下达节能考核目标的1.8倍;另外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降幅分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3.7和22个百分点。此外,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定点扶贫、援疆援藏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至2010年中央企业扶贫、救灾、公益事业等捐赠就达133.7亿元。
“在抗震救灾一线,在航天航空一线,在自主创新一线,在‘走出去’一线,在高风险、低回报一线,我们都能看到国有企业的身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说,正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存在,才使我国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掌握着经济主权;正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存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才有了抓手。
自2006年年初,国资委研究局启动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的系统研究。国家电网在这一年率先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随后中铝、中远等央企也相继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08年,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目标、主要内容和措施。这是国资委自成立以来,首次就央企履行社会责任提出明确指导意见,成为国企乃至中国企业界履行社会责任的里程碑式的指导文件。“企业责任报告”使得央企承担社会责任这一使命更加制度化和具有监督性。今年截至5月30日,有92家央企公开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走出去”迎接风险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2011年4月28至29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走出去’工作会议”,明确把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着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和着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确立为“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的三项主要任务。
在政府的鼓励与推动下,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这几年取得积极进展。据国资委的初步统计,2005~2010年,约100家中央企业在境外(含港澳地区)设立了子企业或管理机构约4248户,对外直接投资由96亿美元增加到499亿美元,年均增长39%,约占全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4%。2009年有67户中央企业实施了海外并购,并购的企业达771户。
在看到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企业在“走出去”开展海外业务方面与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2010年底,国资委主任王勇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指出了央企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缺乏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整体上看,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缺乏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国际化人才严重不足,组织框架和经营模式不能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在国际标准和竞争规则的制定中,影响力还比较小。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恶性竞争十分严重。布局结构调整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许多行业还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一些企业仍然延续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中央企业普遍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研发能力和水平与跨国公司相比有很大差距的问题。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一些企业管理链条过长,集团管控能力弱,缺乏对重要子企业和境外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重大资产损失时有发生。 “任何投资不可能没有风险,也不可能回避风险。随着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的增长,境外资产的监管实际上对国资委来说是一个新课题。”邵宁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央企改革需要深化
毫无疑问,在这十年间,不少央企都长成了“巨型航母”。他们的资产规模动辄以千亿计,每年的盈利或者亏损通常以百亿计。他们常常集中了某个领域内政府能够调配的几乎所有的优质资源,他们的领导者中也不乏当今中国最优秀的管理者,也都创造了骄人的效益。
但是这些“巨型航母”的发展也受到一些质疑。
“伴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一些质疑声从未间断过:从‘国退民进’到‘国进民退’的几次全社会大讨论,掩映的是产权结构矛盾的一次次市场化冲突。从当年批判国企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到如今批评‘做大做强’的国企垄断市场、垄断利润,纠结的实际上是社会利益分配的种种不平衡。然而,进退之间的权衡在现在的市场发展阶段上,依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邵宁说。
对于垄断,正如邵宁所说:“某些行业如电信、石油石化在中国是非常特殊的行业。第一,他们是寡头竞争格局,或者说是几个寡头垄断市场(至少在上游部分);第二,他们关系国计民生,因此价格都由政府控制。为什么只由少数企业经营,是行业特点决定的。电信企业建一张网需要上千亿投资,运营商过多是不经济的。石油是稀缺资源,大家都去开采肯定不行,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产油国都是国家石油公司体制,是独家的。”
对于央企利润分配,是不是真的如网友质疑被企业领导和职工分掉了,是不是都去支付天价“业务招待费”了呢?这些质疑背后真正地问题在于央企信息的披露不及时与行业监管、社会监督不到位。
作为掌握大量公共资源的央企,应该更加适应公众与舆论的监督。
虽然,央企的十年发展之路坎坷曲折,但央企也获得了真正地成长,尤其是在国民经济中中流砥柱的作用愈发显得无可替代。经历了股份制改革锻造后的央企已经被整个社会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其每一项改革实践,甚至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社会,市场以及舆论的关注。
正如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所说:“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国有企业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必须要依靠深化改革来推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章摘自9月11日“人民网”)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