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17-04-21
李迅雷、姜超二人发长文警告楼市风险,美国次贷、日本楼市等前车之鉴告诉我们,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再来看看近期国家对楼市的调控政策步步缩紧,上市公司已先知先觉,剥离了成本日益增高的房地产业务。
上市公司竞相剥离地产业务
中国楼市的火热已持续了十多年,楼市造富的例子常有,微博上有个段子:如果时间往前倒回20年,我一定举全家所有满仓房地产。然而,美国次贷、日本楼市等前车之鉴表明,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
看看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均加大对楼市的调控力度,或许让上市公司嗅出了某种信号——撤离房地产。
剥离地产业务,近期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的公告中。据不完全统计,就在最近一个月内,深大通、海航投资、宜华健康、红豆股份等超过20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剥离房地产业务。
4月15日深大通公布的2016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深大通主营业务已由房地产开发转型为移动数字整合营销服务与线上线下新媒体运营业务。
细看年报财务数据,深大通2016年营业总收入为10.2亿元,其中广告传媒收入近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7.19%,房地产业务营收仅为1.31亿元,占比12.81%。而在以往年报中,房地产开发业务是公司总营收的主要来源。
通过毛利对比,2016年度公司新增广告传媒业务毛利为3.8亿元,房地产业务毛利仅为3402万元,即使在楼市较热的2010年,深大通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最高也仅为9273.08万元。
作为粤东地区房地产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的宜华健康,公司原主营业务为房地产,2015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剥离地产业务,转而进入健康医疗行业,4月14日,宜华健康公布2016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已顺利置换出所有地产业务,实现完全彻底的医疗健康产业战略转型,同时完成收购亲和源集团有限公司58.33%股份,正式进入中国养老产业。
年报显示,宜华健康主营收入构成主要为医疗,占营收比重达到98.35%,房地产销售占比仅为0.33%。
除此之外,海航投资还在2016年业绩快报中公告称,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实现营业利润-4.6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35亿元,同比下降296.2%。对于业绩下滑原因,海航投资表示,主要为公司目前处于业务转型过渡期,逐步剥离地产业务,地产结算收入减少影响。
对于目前多家上市公司纷纷退出房地产业务,华泰证券的一名分析师向时报君表示,在房地产业去库存的大背景下,核心竞争力依然集中在像万科、保利、中海等大房企,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回笼资金慢,而且由于毛利率逐年下滑,已经很难获得利润,低效资产的剥离,不仅为公司回收了可观的现金流,也为其后的转型提供了资金保障。
并购,房企新的出路
2017年全国楼市调控声浪高涨,房地产行业对后市预期转向谨慎,“地王”项目更面临较大压力,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房企自身也需冷静观察。在众多“出路”之中,并购已然成为大型房企的选择。
过去两三年,伴随楼市的爆发,恒大、碧桂园等大型房企成为最大受益者。2016年,房企第一阵营门槛(年销售额)已提升至3000亿元,前十名都在千亿以上,这让所有500亿、600亿级甚至更低年销售额的房企充满了焦虑。
进入2017年,一些年销售额规模在500亿、600亿的房企也提出了新的增长目标,比如富力、雅居乐等常年徘徊在几百亿的房企,已提出了年销售额千亿目标。保利地产近日发布的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年内实现了2101亿元的签约额,同比增长36%,这是步入千亿规模之后销售增速最高的年份,未来三年保利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其销售将达到5000亿元。
规模越大,“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或许将愈演愈烈。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随着楼市进入下半场,随着2017年年中楼市进入新一轮市场调整期,楼市的深度调整将导致更多的中小房企退出房地产或被收购,而这对于综合竞争实力较强的房企来讲则成为逆势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大型品牌房企来讲,会在楼市下半场这个阶段继续“大鱼吃小鱼”,增强自身在行业内的规模化优势。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