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企改革以来,国企混改可谓是轰轰烈烈的进行中,而在历经了三年的国企改革行动,部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机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那也就意味着,下一阶段国企改革将要在更大范围内向改革中的国企要成果要效益,从而实现在我国产业结构化调整的关键阶段。
众所周知,早期的中国快速发展时期,国有企业主要是以规模做大为核心,其实际上也享受了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增长红利。但当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依靠有效的资源分配,实现优质资源整合,发掘内生价值,显然成为这一轮国有资产优化布局的最大动因。
现阶段的国企间的重组整合,主要目的是产业协同的整合,是核心资源与科技技术的适配,是央企间相同运营板块运营能力的重新打造,因此以发展为命题、以增量为目标、以科技为引领、以综合能力为衡量、以改革为抓手,是此次国企改革的五大重要定位。
结合近几年部分央企及地方国企在重组整合上的“加减法”动作可以看到,此次国企混改“加”的是科技,是产业引领,是整合后央企规模“更大”之后的“更优”;“减”的是冗余的同类型平台,是历史的包袱,亦是早期非主业的投资布局。预计后续央企及地方国企的重组整合将更加讲求落地性和实际效果。
总的来说,第一个三年国企改革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效,而在下一个三年国企改革计划中,将更注重混改带来的效益。引入外资和民营资本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国有企业。所以在国企混改规划中,一定要实事求是,从根本上考量,吸引可靠的具有增长效益的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
总的来说,目前国企混改主要就是借助增资扩股、改制上市、并购投资等方式,而通过这种方式,国有企业的混改无疑取得了较为积极的进展。而在未来,国家科技改革的进程中,资本市场也将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解决目前我国存在的“卡脖子”领域的发展,像芯片、医疗行业、科技领域等。加速中国科技发展,引领全球。
来源:中科融卓资本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
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