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有企业很纠结,如果机制能够转换,能够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都是很有希望的,所以都想参与,但是同时又害怕参与之后没有话语权”,12月2日下午,在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表示。
他认为,从目前的经济总量来看,非金融的国有控股企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不到20%了,加上金融的也就是20%出点头。但从中国杠杆率来看,或者从金融风险隐患来看,非金融国有企业对金融贷息债务占全部企业带息债务50%以上。如果说国有企业的效率很高,偿债能力也很强,当然也没有问题,但是国有企业偿债能力总体来说明显弱于私营企业。如果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个底线,国企不改革真的不行。
根据张文魁的统计,从数据上看,目前央企加上各级企业大概5万多家, 68.9%的企业已经是混合所有制,也就是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已经是混合所有制,而且60%以上的资产装到了上市公司里。
他提出,首先要识别清楚名义混合所有制和实质混合所有制。在他看来,一大众散的股权结构这样的混合所有制是名义混合所有制,国企上市就是典型的名义混合所有制,一股独大。实质性混合所有制就是要引入非国有的积极股东。从持股比例来看,至少要是真股东,最好要成为大股东,让他们能够进入董事会,不但能够制衡,而且能够在业务上发挥战略支持作用。
他曾经以中国联通混改为例,认为尽管中国联通已经上市,引入了非国有的投资者,但在他看来,混改之前的中国联通只能算是名义性的混合所有制。混改之后,从股权结构来看,联通引入了非国有的股东,向实质性混合所有制迈出了步伐。“当然这只是一个起步,并不是股权结构调整、新股东到位之后一切就万事大吉了,未来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的真正转变还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可以预料到还会有冲突和摩擦。”
张文魁认为,中国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具有基础条件或物质条件的央企等龙头企业,未来应以中国联通为标杆,深化混改工作。只要照着这个方向去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中国很多上市企业可以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那么,未来又将如何保证非国有积极股东的法定权利?
张文魁认为,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不是说有那么多股份了就有相应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所以保证他们的权利非常重要。按照十九大要求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张文魁理解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他说:“要以央企改革为重点,下一步应该要把重点放在集团公司或者是主业载体的混改,集团公司或者主业载体的实质性混改。”
下一步,如何深化建立混改推进的有效平台?张文魁表示,1998年到2000年,三年国企改革攻坚时,有一个比较好的平台是国家经贸委,现在有国务院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对于建立改革平台和改革机制,既切合实际,也符合规律。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
国企混改 非国有积极股东 混合所有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