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企混改资讯
2019-09-25
他是一个离开上海公务员职位“下海”的企业家;他是国企混改的主导者和推动者;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受益者。
去年,62岁的张玉良再次连任绿地集团董事长。从初创时的“城市绿化”使命,到参与“旧改”和“造城”,从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混改标杆,到响应国家战略“走出去”,他一手创立的绿地集团,在发展道路上的每一步都镌刻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与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节拍一致。
张玉良推动了上海国资领域的最大规模重组,他认为,真正的混改应推动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化学反应”。
从上海公务员,到“下海”企业家
1981年,还在上海郊区当一名村支部书记时,25岁的张玉良不会想到多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掌舵人。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12年间,张玉良经历了上海市政府农业委员会综合计划处、人事处、住宅建设办公室的多个岗位。正是这段经历,让张玉良与“房”结下了缘分。当时,我国尚未实行商品房制度,职工住房需单位分配,张玉良的工作就是管好手中的账本,绞尽脑汁利用好单位划拨建房的有限资金,建造更多的房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人命运的转折悄然而至。
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同年10月,国务院转批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起草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两份文件提出,对于按照市场价格购买的公房,购房者拥有全部产权,这为我国商品房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住房制度改革持续开展的背景下,1992年,88岁的邓小平踏上了南巡的列车,先后走过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经过上海时,邓小平对当时的上海市领导说:“这是你们上海的最后一次机遇,这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
上海没有错过这次重要的历史机遇,张玉良也没有。当全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时,张玉良选择放下“铁饭碗”,走上创业的道路,成为一名下海创业的“92派”。
1992年,这一年张玉良36岁,辞掉上海市农委住宅办副主任的体制内工作后,他拿着上海市农委、建委下属企业出资的2000万元,带领十几个年轻人成立了绿地开发总公司。
绿地成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上海市绿化面积过低的问题,当时的成立申请也是这样写的:“这家公司的主要使命是城市绿化,同时通过综合经营自负盈亏。”
理念: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
回忆起当年的“下海”,张玉良坦言,从机关出来做企业,一开始觉得特别难,以前领导怎么安排怎么做,不安排的不做也无功无过。到了企业后,工作状态完全不一样了,自己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是,政府的想法能否实现?绿地能否活下来?
借助以往在上海市农委的工作经验,三个动迁房项目让初创的绿地挣了2000万元,成功积累了第一桶金,开了一个好头。捧着第一桶金,张玉良仍在思考的问题是,绿地的明天究竟在哪里?
当时正是我国商品房制度初步建立的时候,房地产行业欣欣向荣,而上海正处于改革开放浪潮的最前沿。张玉良思考的结果是,抓住上海郊区的“造城”契机,走商品房开发的道路。
拥有体制内工作的背景,张玉良理所当然地更懂政府。“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成为绿地的发展理念。
在张玉良看来,“做政府所想”,是因为政府代表了社会主流的、倡导的需求,市场潜力必定广阔;“为市场所需”则由基本经济规律决定。“我们的实践要遵循经济规律,将政府导向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既做到满足社会需求,也能推动企业自身的快速成长。”
秉承这一发展理念,创立初期的绿地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参与旧城区改造,进行大规模的公共绿地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绿地采取的“中低价房战略”与政策导向吻合,公司获得了“加速度”发展。
与改革同节拍:旧城改造、混改、造城、走出去
从2000万元的第一桶金,到总资产过万亿的世界500强企业,绿地的发展折射了中国企业的改革之路。
“毫不夸张地说,绿地集团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企业版的中国改革史。”张玉良说。回顾绿地27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旧改”到“造城”,从“走出去”到多元化经营,绿地踏出的每一步都刻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与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有着相同的节拍。
在初创时期,绿地抓住了上海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带来的动迁房建设机遇,探索出“以房养绿、以绿促房”的城市公共绿化建设新模式。
这是一种城市公共绿化建设的新模式——以房地产经营积累资金,无偿投资城市公共绿化;以公共绿化提升房产价值,同时获得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参与旧城改造与动迁房建设,推动城市更好发展。这种模式后来被地方政府广泛运用,企业和政府得以实现“双赢”。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民的“蜗居”问题突出,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十分强烈。一方面,数十万户上海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其中3万多户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5平方米,更有大量简棚危屋的存在。为此,上海市政府决定实施大规模旧改,即“365危棚简屋改造”。
绿地抓住了此次发展机遇,通过参与上海“365危棚简屋改造”等旧城改造工程,为成千上万户上海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
通过推进城市绿化、旧城改造、保障房建设,张玉良摸索出了一套绿地的发展哲学——“做政府想做、而当地企业做不了或者不容易做的事。”
通过旧改介入商品房开发,绿地开始投身商品房建设的浪潮,以“造城”之势在全国范围内投建了一大批大型综合社区。在和地方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张玉良发现,超高层地标建筑、五星级酒店可以改善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招商环境,是地方政府支持和鼓励的建设方向。于是,绿地开始走上了“超高层建筑专家”之路。
很快,在中国许多大城市,一座座绿地所建的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成为城市靓丽的新名片:高度60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与汉口百年外滩隔江相望;高度518米的大连绿地中心成为东北第一高楼;高度450米的南京绿地中心被誉为传续金陵历史文脉的江苏第一高楼……
2011年起,绿地响应国家关于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始同步拓展。
对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张玉良有自己独特的思索:“为了更高质量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推动这项事业行稳致远,中国企业应着力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方面下功夫。”
他表示,首先要“走出去”,统筹国内国际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企业发展;与此同时要“引进来”,瞄准我国扩大进口、消费升级的趋势,做到双向资源整合。此外,还应发挥我国企业在众多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向前沿技术输出、创新科技应用等领域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在当地市场的竞争优势。
2018年,已62岁面临退休的张玉良再次连任绿地董事长。“退休是最舒服的事情”,他笑言。但作为企业创始人,张玉良对绿地的感情太深。“绿地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和传统国企不一样,董事长由董事会推选,如果所有股东认可、自己也有条件,那我就愿意干下去,继续为企业、为国家做贡献。”
心得:国企混改核心是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
绿地的发展历程中,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
上世纪80年代中叶,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提出“允许职工带资入股,年终分红”。1992年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职工持股公司大量增加。1993年12月,《公司法》通过。1994年,绿地成为上海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首批试点企业。
在国企改革的浪潮中,张玉良越发觉得,必须通过制度变革为绿地找到长久的发展动力。1996年,“职工持股会”的字眼第一次出现在绿地的公司文件中,从此成为绿地27年来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现在,员工持股已比较普遍,但在当年推行这个制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张玉良回忆,当时绿地企业规模很小,“改制需要职工掏钱持股,那是很大的障碍。我们经营团队主动以身作则,规定凡是公司的中层或高层干部,必须底线入股多少钱。”改制的时候,绿地经历了“阵痛”,对职工做了大量工作,才实现了相当数量的员工持股。
但改制带来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张玉良说,实行员工持股后,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开始特别关心企业的成败。同时,还促进了企业高管的意识转变,比如,以前只是向上级领导负责,现在除了继续向上级负责外,还需要向全体股东负责,这也是对我自己的投资负责。
从引入员工持股开始,绿地成为了国企混改标杆。1997年,绿地职工持股会持股18%;2013年,绿地再次引入20%的社会资本,基本形成了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员工持股的“金三角”股权结构,极大刺激了企业活力;2015年,企业实现整体上市。
作为上海国资领域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一次重组,绿地的成功上市也意味着上海国资领域最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成功落地,对国企混改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谈到混改的经验,张玉良认为,真正的混改应该能推动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的混合与“化学反应”。“国企混改的核心是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问题。最好将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降低到51%以下,从而让社会资本和员工持股保持一个相当的比例。”张玉良认为,国有资本的绝对控股容易“一股独大”,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应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公开、透明、阳光地推进混改。
对于国企混改的重要意义,张玉良表示,一是激发了“活力”,通过混改,企业摆脱了传统国企的束缚和局限,以市场化为导向,大胆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二是增强了“动力”,通过员工持股,把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发了员工的动力。三是提升了“实力”,通过增资扩股、股权多元化,提升了企业在资本实力、战略视野、治理水平等方面的软、硬实力。
从初创时每天都思考“绿地应该如何活下去”,到总资产过万亿、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从传统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为多元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模式;从率先引入员工持股和社会资本,到投资助力国企混改,张玉良带领下的绿地发展,每一步都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共振动,与变革不息的时代精神相连通。
同题问答
新京报:生于/选择扎根这座城市,令你的人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张玉良:能生于长于上海这座城市,是绿地的幸运;能带领一群有共同理想的人在绿地这个平台上团结奋斗,是我最大的幸运。我的人生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更加完满。
新京报:请用一到三个关键词形容这座城市数十年来的居住变迁。
张玉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新京报:在这座城市居住和生活,你对未来有什么期盼?
张玉良:永不止步、永不满足。
来源:新京报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